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,提高自我保护能力,营造和谐、安全、文明的校园环境,2025年8月28日上午,我校特邀辖区派出所民警走进校园,在室内运动场为全体学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“弘扬法治精神,共建和谐校园”的法治教育讲座。
讲座在庄严有序的氛围中开始。团委副书记彭雨莹担任主持,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南托派出所民警曾卓然同志围绕“学法律、讲权利、讲责任、讲义务”的核心内容,结合中学生身心特点,通过大量真实案例,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了法律知识与自我保护技巧。内容包括如何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、青少年常见犯罪类型与预防、识别诈骗与敲诈勒索、防范与应对校园暴力,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五大方面。
一、校园霸凌
零容忍,共守护
应对方法:遭遇霸凌时,不要忍气吞声,要尽快告诉老师、家长或报警;尽量保持冷静,避免激怒霸凌者;在安全的情况下,大声呼救或逃跑;保留证据,如受伤照片、霸凌视频、聊天记录等,便于后续维权。看到别人被霸凌,别当旁观者,赶紧报告大人;平时友好相处,不做霸凌者。
二、“利剑护蕾”
守护花蕾,严惩罪恶
自我保护:不跟陌生人走,不接受陌生人礼物;如果有人对你做不好的事,立刻告诉信任的人;去公共场所,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,时刻保持警惕,保护自己的安全。
三、聚众斗殴
远离暴力,和平相处
如何避免:
1. 情绪管理
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遇到矛盾和冲突时,先深呼吸10秒,让自己冷静下来,再理性解决问题,不要被情绪左右而冲动行事。
2. 沟通解决
遇到矛盾,要积极与对方沟通,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倾听对方意见,尝试协商解决问题,而不是直接动手。
3. 寻求帮助
如果自己无法解决矛盾,可以向老师、家长或相关部门求助,通过合理途径解决问题。
四、交通安全
遵守交规,平安出行
如何防范:增强交通安全意识,学习交规;过马路集中注意力,不做危险行为;乘坐正规交通工具,不超载、不逆行、不坐无牌无证车辆。
五、电诈防范
擦亮双眼,谨防受骗
牢记反诈“三不原则”
1.对陌生来电、短信、链接及各类中奖、借款、投资等信息保持警惕,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内容。
2.坚决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、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,防止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3.遇到要求转账汇款的情况,务必多方核实,未经确认绝不向陌生账户转账,避免财产损失。
民警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,生动剖析了青少年容易涉及的法律风险点,引导学生明辨是非、自觉抵制不良行为,增强法治观念。同学们全程认真聆听,积极互动,现场秩序井然。
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堂法治教育课,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。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进一步认识到法律就在身边,守法必受益、违法必担责。学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继续加强校警联动,持续推进法治校园、平安校园建设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